網頁

20130501[食記]台南 - 瑪哈印度餐廳


  五一勞動節,人沒到公司卻也在家加班趕報告和資料,而且凱和我都是。

  七點多起床,昨晚吃太飽,隨便泡了杯麥片當早餐,一路拚(報告)到十二點,有事非出門不可,順便到外頭解決午餐。

  晃啊晃,本想在五妃廟附近找間生意很好的家庭料理餐廳吃飯,但菜色不夠特殊,無法吸引凱,想到附近還有間印度餐廳而我們也沒試過印度料理,吃個商業午餐嘗鮮也好。就這樣,我們踏進"瑪哈印度餐廳",不小心又吃了頓大餐。

一進門就聞到和賣中東風服飾或肚皮舞用具店家相同的氣味,我總是依著味覺經驗猜想是稀釋的麝香(雖然濃的麝香味道超恐怖,但稀釋過倒成為一種似乎帶著肉慾而吸引人的濃厚特殊香氣)。這間看來生意也很好的餐廳,在老天爺的眷顧之下,又剛好讓我們有座位。原想簡單吃個商業午餐,但只有雙人套餐或單點(所以勞動節真的算假日??),稍微比較內容和價格後,決定點雙人套餐,再換一些等價位的菜色。


 MENU內容。







我不知道原來印度和東南亞一樣是用鍚製水壺和水杯。

(前菜)蔬菜黃金餃 -  沾醬從左至右分別是辣醬、蔬菜醬、梅子醬,我很意外印度也有梅子沾醬。吃起來梅子醬除了梅子應該有加入少量蜂蜜和砂糖;蔬菜醬也不是充滿菜味的"葉菜醬",應該是香料類植物沾醬;辣醬我不曉得該如何形容。其實整頓飯吃下來都讓我有這種"不知如何形容"的感覺,因為都是很陌生的調味,味覺十分忙碌,努力想分辨卻往往徒勞無功;又因為每道食物都充滿種類繁複的香料刺激,以致於每換一道菜時我都要先喝一口水,儘量沖淡口中氣味,希望能好好品嚐下一道,但還是陌生地無法形容,只能分辨好吃(我喜歡)和不好吃(我不喜歡)。

黃金蔬菜餃斷面秀。炸餃子裏頭包馬鈴薯、豆子、薑黃,可能還有豆藷之類的東西,不用沾醬就很夠味。好吃!

這兩桶水是怎麼回事??呵呵,其實是我們的水杯,但是這個角度拍起來超像古早時代用的水桶。右邊那杯是普通開水,左邊是凱把梅子醬加水稀釋變成梅子汁,還蠻好喝喔。

(前菜)蔬菜脆薄片 - 薄薄麵餅炸得香酥脆但不焦乾(似乎是炸過的甩餅),輕輕用手指就可扳開,原味比沾醬更好吃;配上小黃瓜和番茄塊反而吃不出餅香。

(烤料理)香料坦都雞肉塊(無骨)- 應該是用烤的雞肉塊串,才會有一個個洞洞。看起來口味很重其實只一點點辣辣鹹鹹香香。

剖面秀~~ 紅紅的醃料完全滲入雞肉纖維,凱說可能是番紅花之類的染料。雞肉塊和梅子醬意外合拍,沾蔬菜醬也不錯,沾辣醬好像反而沒什麼特別。這道也不錯!

(湯)孟買雞肉湯 - 清淡中帶點厚度,大概就像蓮藕排骨湯的感覺。凱覺得就是帶著椰奶味的雞肉湯,普普而已;我覺得根本沒加椰奶,應該是以某種植物的莖當做湯底,加入雞肉熬的湯,雖然雞肉小小又沒幾塊,但仍好喝。


(湯)印度香濃番茄湯 - 看起來稀稀又沒料的番茄湯,凱覺得帶著香料味,有點太甜;我覺得基底和雞肉湯相同,只是改以番茄取代雞肉,而呈現不同的口味,還是好喝。

(咖哩)瑪薩拉黃扁豆咖哩 - 我們把套餐原本的"印度馬鈴薯花椰菜咖哩"換成等價而且有皇冠推薦標示的黃扁豆咖哩。黃扁豆已經變成豆泥,讓這道咖哩隔外濃稠;服務員事先聲明這裏的咖哩都是小辣,但對我們來說辣度剛好,微微的刺激而不至於讓人頭皮發麻眼淚鼻涕直流,如果是愛吃辣的人應該會覺得完全沒fu吧。這道也很好吃!

(咖哩)瑪薩拉香料蔬菜雞肉咖哩 - 我們把套餐原本的"印度紅醬奶油雞肉咖哩"換成等價而且有皇冠推薦標示的香料雞肉咖哩。裏頭的雞肉塊似乎和香料坦都雞肉塊相同,這道應該有加番茄吧,有點酸酸的,不錯!

(餅 / 飯)坦都爐烤餅 - 雙人套餐共有6種餅和飯可選擇,而且不限口味無限加點(好大方~)。我們先點聽起來很奇特的坦都爐烤餅。大約像蔥油餅切塊的大小,但比較像烙餅,無油,麵香味濃。

因為是有一點厚度的餅(就像我們在家煎蔥油餅或烙餅一樣,但更薄些),受熱後麵皮會分層,而我們又不太會沾咖哩,凱乾脆把咖哩裝在夾層裏做成口袋餅,有創意!不過後來我們就學會如何用餅皮沾咖哩:原來不能一次裝太多咖哩在盤子裏,醬料太多有重量反而不容易黏到皮上,要像"少年Pi的奇幻漂流"裏的爸爸一樣,咖哩少一些、平鋪散在盤子上,像用餅皮擦盤子一樣稍微用力,就能順利把咖哩沾到餅皮上了。

(餅 / 飯)印度甩餅 - 應該是蠻常見的餅,不知凱為何想點它。可是這張甩餅蠻大張,送上來時還褶成像毛巾一樣。

醬醬!比臉還大兩倍以上又薄的甩餅,厲害!甩餅的口感和烤餅就不同了,很明顯因為甩過而有更強的韌性;雖然薄,還是有足夠的麵香。

這麼大張像手帕一樣的甩餅實在不知從何吃起,我們把它撕成一人一半,各自解決。我的那半又再分成二半(因為有韌度,還不是那麼容易撕呢),用烤鴨夾餅的方式包咖哩吃了。因為要邊拍照,吃的速度很慢,我們驚訝地發現這兩種餅沒多久就乾掉,但不會變成印象中麵皮乾了硬梆梆又味道不太好的口感,反而是乾酥乾酥有點像餅乾薄片(尤其甩餅更像),不會難吃。大概是因為這餅真的沒什麼油的關係吧。

(餅 / 飯)印度蒜味烤餅 - 其實我們已經快吃不下,但又忍不住好奇繼續點。服務員說印度長餅、蒜味烤餅和奶油烤餅只是口味不同而已,所以我們點了蒜味烤餅。說真的,第一眼看到這餅就讓我想到聖經中"五餅二魚"這句,為什麼?沒有任何原因和意義,只單純因為它的形狀好像一條魚~~ 蒜味烤餅的厚度介於烤餅和甩餅之間,而且就真的只有淡淡的蒜味,沒有油也沒有鹹味,對少用沾醬的我來說,清淡簡單的調味,單吃就夠好吃,是我今天最愛的餅了。

 
(餅 / 飯)印度白米飯 - 好長的白米飯喔!應該有比泰國米長吧,而且有點彎彎的,幫它們點上兩隻眼睛就可以偽裝成吻仔魚了耶!!凱認為與其裝成吻仔魚,不如裝成蛆會更像(這個噁心鬼...   我回他說"誰會把蛆裝在餐盤裏?!",他竟然還能理所當然地回答"非洲人")。有點年紀的人一定會覺得印度白米飯超難吃:乾乾硬硬鬆鬆,湯匙隨便一挖就整個散開了,含水量低又完全沒黏度,有點像我們煮飯水加太少沒煮熟的失敗品。凱說口感像粗乾米粉條。

自製雙併咖哩飯~~

(飲料)印度式原味優格飲料、芒果優格 - 套餐原本是二杯芒果優格,我們換成不同口味,就能多嘗試。原味優格就是原味優格,不太酸,甜甜濃濃還蠻順口,不太清楚"印度式"的特點在哪裏?像我一樣不太敢吃原味優格的可以點芒果優格,好喝!

(甜點)印式芒果鮮奶酪、印度牛奶小米布丁 - 套餐原本是二杯印度牛奶小米布丁,我們原想把其中一杯換成"寶來屋蜜汁黃金球",但服務員說它爆甜,可能我們只吃一口就不想再吃(那為什麼還要賣??),所以改點芒果鮮奶酪。鮮奶酪很綿密細滑很好吃,但也不知道和印式的關聯在哪兒?小米布丁一入口讓我有種"天啊!我好不容易才把餅和飯解決,怎麼又來了(一道澱料類)"的感覺;凱說牛奶小米布丁就是"牛奶倒進小米粥裏再撒上杏仁片、南瓜子",真是一語中的!雖然口感和布丁完全無關,堅果片倒是把平凡無奇的牛奶小米粥提昇成不同口味,蠻特別,不錯。

裝甜點的杯子造型很特別。

櫃枱免費供應茴香糖和薄荷糖,用於清除口中(食物)氣味,畢竟印度料理的香料味真的很濃。這是有裹糖衣的茴香糖,我覺得糖衣的甜實在和茴香搭不起來,怪怪的。

這是沒有裹糖衣的茴香糖(我覺得應該就是單純的茴香吧),比有糖衣的好吃多了。凱說這根本是"以香料攻香料",就算用重香氣的茴香能清除了料理的氣味,卻也變成滿口茴香味啊... 我們覺得喝完芒果優格,整頓吃進的香料味就差不多都沖淡了。

店內服務生制服全走印度風,最厲害的是連電視播的都是印度節目(類似音樂台,中間還穿插廣告),不知道老闆從哪兒有辦法接到印度台。我們進場的時候,前方那張桌就坐了印度客人。

櫃枱和樓梯。二樓客滿(好像是被包場了,因為後來一下子走一大票人),沒機會上去瞧瞧。

一樓靠窗邊的座位。這家店不大,一樓大約只有6組座位。

一進門上方的擺飾。

進門處還掛有印度月曆(凱一直說那是納美人。很幼稚唉...)。

大門口,不是很起眼,也不華麗,但風格特殊。

還放了一隻可愛的小石象。

門口柱子上有洗手枱,掛了"進餐廳前請洗手"的標語(現在是休息時間,所以沒掛。沒錯,這一頓我們從一點吃到三點),讓我們一度以為裏頭不提供餐具,完全要以印度傳統方式抓食物吃。

"瑪哈"印度餐廳外觀。凱原本擔心會不會裏頭破破爛爛(像很多東南亞料理小飯館),然後出來個印度大媽端上我們吃不慣而且要用手抓的印度料理,沒想到裏頭還算雅緻,料理也特別又好吃。我則覺得這家店蠻有良心,因為它雙人套餐原本配的菜色都還不錯吃,不像有些店家的套餐根本是"難吃料理組合包",再讓客人加價換比較好吃或想吃的菜色。環境不錯、服務不錯、料理也不錯,親友來台南玩時可以帶他們來嘗鮮,有機會我也會想再來吃吃。

這頓飯雖然花了$1099(含服務費),不便宜,但因為吃了好多餅,讓我們一直飽到晚上;如果把早餐沒什麼吃也算進來的話,吃這一餐可抵三餐,也不算貴了。

順帶一提,店名片上寫著"南台灣唯一印度籍五星級飯店主廚"是真的,因為我們吃到休息時間(14:30)還沒離開,快到二點半時印度廚師親自送餅給其它客人,後來還拿著安全帽出去玩了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